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推进低空经济“教科人”融合,杭州这场大会“直飞”未来

0人浏览   2025-05-10 22:09:00

杭州低空经济蓝图再添新彩。

5月10日,天目山实验室低空经济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大会暨“中国飞谷”低空产业发展对接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举办。

近千余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及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现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合作签约、科技成果发布、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政策、新场景、新技术与新成果,有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大会开幕式(图)

“天目山”系单人低空飞行器预计下半年发布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大会上,发布的天目山实验室五项重大科技成果,包括三款新型无人机——“天目山一号2.0”“天目山五号”“天目山八号”和两款未来的载人飞行器——“天目山十一号”Vortex-F1智能超轻型单人低空飞行器与“天目山十二号”增程式倾转翼eVTOL载人飞行器。

其中,“天目山一号”2.0版氢动力长航时无人机,在三大领域实现颠覆性突破,成为引领氢动力无人机的里程碑式成果。该无人机保持原有超长续航和零碳飞行的优势,增加AI智能协同管控和激光视觉融合导航;升级快拆式燃料电池模块,折叠式机臂和脚架;集成内置机身降落伞系统,令作业更精准,部署更便捷,飞行更安全。

我们什么时候能乘上载人飞行器,未来到底多久才来?

“天目山十一号”Vortex-F1智能超轻型单人低空飞行器总师刘明众介绍,Vortex-F1是一款革命性的智能超轻型单人低空飞行器,“人人可飞,价格亲民”,既能满足城市短途通勤与城际交通需求,又能为飞行运动爱好者提供刺激的驾驶体验,还能在环境复杂的应急救援领域快速响应。“比如滑雪场救援和戈壁徒步救援,我们单次飞行15公里成本约100元,飞行速度分为民用版和极速版,极速版可达150km/h。”

Vortex-F1飞行竞速概念图

刘明众透露,目前已完成该产品的安全测试,但还需进行高空坠落和碰撞测试,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期望在70岁之前,我能坐上自己的飞行器。” “天目山十二号”增程式倾转翼eVTOL载人飞行器总师郭士均表示,该产品为面向个人出行和低空消费市场的2-3座倾转翼飞行器,突破性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eVTOL在飞行模式转换时的失速风险,更将飞行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升至全新高度。

“目前倾转翼飞行器在技术上存在难点,如电机性能和材料精度,国内在高端制造方面相对薄弱,依靠天目山实验室低空方面的人才聚合,我们将在2-3年内实现产品的市场化推广。”郭士均说。

推进“教科人”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

天目山实验室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航空浙江省实验室,依托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国新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于2022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挂牌成立。天目山实验室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已初步构建“天目山——国新院——北航”紧耦合的发展新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天目山实验室与北航联合开设“天目山班”,研究生直接参与产业化项目,培养兼具科研能力和市场意识的复合型人才。2025年实验室新增研究生招生指标将超过百人。

会上,天目山实验室宣布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旨在汇聚战略科学家和行业领军人才,推动科研攻关方向的精准布局与动态优化,为天目山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同时,“天目山实验室低空运载装备技术研究与测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在大会的集中签约仪式上,天目山实验室与余杭区“中国飞谷”、成果示范应用地政府代表、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天目山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无人机、动力系统、先进材料与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引领优势,深化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创新,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