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车辆转让未过户遭查封,买受人能否排除执行?

0人浏览   2025-05-07 18:51:00


当债务人转让车辆却未过户,债权人申请执行时,实际占有人能否以所有权对抗强制执行?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解析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核心规则与执行异议的审查要点。


案情回溯

01


债权人蓝某新因与钟某戟、某奶粉店的合同纠纷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债务,并申请查封了登记在钟某戟名下的某丰田汽车。然而,胜诉后,当蓝某新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钟某戟的财产时,案外人钟某芳却提出执行异议,主张其早在2021年5月20日(早于查封时间)便与钟某戟签订《旧机动车辆交易协议书》,支付9万元车款并实际占有车辆,车辆所有权已转移至其名下,法院不应执行该车。

法院经审查认为,钟某芳请求中止对涉案车辆的执行于法有据,故裁定中止对该车的执行。蓝某新不服,提起执行异议之诉,但一、二审法院均支持钟某芳的主张,蓝某新最终败诉。


争议焦点与裁判要旨

02



1.车辆转让协议是否有效?否存在恶意串通?

法院认定:协议有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佐证,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签订时间早于查封,无证据显示恶意串通。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满足三项要件(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背公序良俗),本案协议完全符合。


2. 未过户车辆的实际占有人能否排除执行?

物权变动规则:机动车作为特殊动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24条、225条,所有权自交付时转移,登记仅为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要件。钟某芳已支付对价并实际占有,物权变动完成。

排除执行的条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法院需实际审查案外人权益。钟某芳的权利形成于查封前,且优先于蓝某新的普通债权。


3.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边界

恶意串通的举证责任:债权人主张转让行为损害债权时,须举证存在低价转让、无偿赠与等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4条)。本案中蓝某新未能举证,故其主张不成立。



法官提示

03


1. 特殊动产变动要点及及时过户的必要性

机动车等特殊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以交付为准,登记并非所有权转移要件。只要双方具有真实买卖合意、受让人支付合理价款并完成实际交付,即使未过户,所有权也发生转移。登记仅影响对抗第三人效力,不影响物权变动本身。但车辆买卖后要及时进行变更登记,若车辆发生事故,卖方可能需承担相关赔偿责任。而未过户,买方则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权利主张,且车辆年检、保险等业务可能因此受限。


2. 债权人风险防范

在债务纠纷中,应密切关注债务人财产动向,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及时保全财产。若怀疑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38-539条行使撤销权,但需证明转让行为损害债权(如明显低价或无偿)。


3.执行异议审查标准

案外人需证明已支付合理对价、实际占有且权利形成早于查封,三者缺一不可。



法条链接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24条【动产交付的效力】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25条【特殊动产登记的效力】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来源:博白县人民法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