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无疑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虽然冬病夏治很受患者欢迎,但它并非人人皆宜,更不会包治百病。只有明确了冬病夏治的适应症,才能确保疗效。那么,哪些人群不适宜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病科董克州副主任中医师对此进行了详细讲解。 ![]() 视觉中国 适合采用冬病夏治的疾病主要是容易在深秋或者冬季反复发作的气管炎、哮喘、肩周炎、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这些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董克州介绍,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也会有不同的症型,如咳喘分痰热、痰湿、阴虚、阳虚等多种症型,只有痰湿证和阳虚证运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才会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如果不对证型就直接冬病夏治,不但不利于治疗,反而会造成新的健康危害。比如,阴虚火旺体质人群、发热患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咯血患者等,皆不适宜冬病夏治。患有严重皮肤过敏、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的人群,也不适宜采用冬病夏治中的敷贴疗法。此外,冬病夏治也不能代替日常治疗,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董克州提醒,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治养结合,适度锻炼。在冬病夏治期间,应忌食酸冷、辛辣、油腻食物等。另外,每个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冬病夏治最好在正规医疗机构中医师的辨证施治之后才能进行,避免因盲目治疗引发副作用。 目前,确实有不少患者对冬病夏治存在认知误区。比如因为穴位敷贴在三伏天很流行,所以很多患者就以为“冬病夏治”就是穴位敷贴。甚至很多人会因此认为穴位敷贴很方便,敷贴穴位就能治好病,所以才会选择冬病夏治。也有人以为穴位敷贴之后无需再吃药。殊不知,对于内寒重的人群用温里的方法,紧紧依靠“三伏贴”难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扶阳祛寒治疗目的。 实际上,穴位敷贴仅仅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单纯的穴位敷贴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肺病科就在三伏贴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或夏季膏方和督脉灸等综合方法进行冬病夏治的治疗,可以让患者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董克州表示,虽然冬病夏治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治疗“冬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夏天的治疗有效果并不代表冬病的根真的就没有了。对于很多顽固性“冬病”患者,如果不能坚持下去可能导致“冬病”反复发作,治疗起来更加困难。所以,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通讯员 葛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陶善工 |
EK空调维修服务中心-24小时全国报修400热线(EK空调空调标志图解 )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