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东营,万物葱茏,黄河水奔涌向前,在渤海之滨勾勒出一幅开放合作的壮美画卷。 ![]() 2025黄河口国际友城合作交流会现场。 以“携手友城 共赴未来”为主题的2025黄河口国际友城合作交流会在东营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友好合作城市代表、企业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在经贸、文旅、教育、农业等领域碰撞出合作的火花,共同书写国际友城交流的新篇章。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以独特的生态禀赋和多元的文化底蕴成为本次交流会的焦点。湿地与城市相融共生的美景让肯尼亚塔伊塔—塔维塔郡郡长安德鲁·姆瓦蒂姆·卡图赞叹不已:“东营的城市规划将自然保护与发展完美结合,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借鉴经验。”而韩国青少年团体协议会副会长郑镇海则对东营的文化旅游发展感慨万千:“15年前我初次到访时,东营已让我印象深刻,如今这里的文旅项目更加丰富,城市建设充满现代气息,尤其是国际湿地城市的生态魅力,值得向更多韩国青少年推介。” 从“黄河口大闸蟹”的鲜美到利津水煎包的焦香,从300多万亩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潜力到风电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东营用“湿地之城”“文化之城”“美食之城”“追梦之城”四张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一座年轻城市的无限可能。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城市魅力的展示台,更是务实合作的洽谈场。 经贸领域,合作意向如潮涌。山东聂睿化学有限公司CEO总经理尚朋难掩兴奋:“乌兹别克斯坦和肯尼亚代表介绍的招商引资政策,让我们在海外建厂和铜矿开采项目的信心更足了!”东营市康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勇则感谢政府搭建的平台:“这是一个很好的跟国际友商交流的机会和契机,为东营的企业出海赋能助力,保驾护航。”东营市贸促会副会长马国亮透露,本次活动组织20多家外贸企业参与,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下一步,将带领企业“走出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文旅合作按下“快进键”。寻力国际旅行社(东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付平抓住机会推介东营的研学资源:“我们将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国外青少年走进东营,感受黄河文化与湿地生态的魅力。”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阿娜古·吐鲁普表示,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韩国研学机构代表提供了深入了解东营的机会,也为两地未来研学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与科技领域的合作同样亮点纷呈。东营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副院长张建立表示,将以交流会为契机,深化与友城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师生交流、优质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探索,开创职业教育国际化新局面。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羽则带来好消息:“我们已与肯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合作伙伴签约,在智能农机领域联合发展,让‘中国智造’助力友城农业现代化。” 友好城市是文明互鉴的桥梁,是互利共赢的纽带。正如东营在推介中所言,本次交流会让各国代表从“走进东营”到“读懂东营”,更从“认同东营”迈向“合作东营”。 肯尼亚塔伊塔—塔维塔郡公共工程、基础设施、住房和能源执行委员会委员马丁·泰罗·马塞格在企业考察中看到了商机,期待邀请东营的领导和企业访问,进一步深化合作。老挝、乌兹别克斯坦、肯尼亚、韩国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黄河入海口找到了共同的“发展语言”。 从1983年建市到如今成为环渤海重要节点城市,东营用40多年的时间书写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而国际友城合作,正是这座城市拥抱世界的“加速器”——32个国家、48个友城,每年举办的国际展会……开放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 当黄河水与渤海潮在此共鸣,当东营与友城的握手跨越山海,这场以“未来”为名的聚会,注定成为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坐标。从“湿地之美”到“合作之兴”,从“文化之韵”到“共赢之梦”,东营正以国际友城合作为支点,撬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来源:爱东营)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