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美术馆“周末戏相逢·登台入戏”系列公教活动激活传统文化双创基因 ![]() “对口帮扶 花开永定”文旅消费市集专场 薛莞馨 摄 西湖潋滟,戏韵悠扬。5月1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龙岩市文旅局和永定区政府共同承办的“对口帮扶 花开永定”文旅消费市集活动在福建博物院则徐广场开幕。在展演区,“周末戏相逢—永定花开”专场演出座无虚席,福建省美术馆特别策划的“周末戏相逢·登台入戏”系列公教活动得到精彩呈现。 ![]() 视频展映 福建省美术馆供图 在活动现场的视频展映环节,播放了福建省美术馆面向省内高校征集的AI创意作品快剪短片。这些作品围绕“周末戏相逢”演出内容,通过AI技术对演员形象、服饰及动态场景进行数字化创作,将传统艺术符号转化为兼具平面设计与动态视觉的现代艺术作品。虚实交融的视觉呈现形式构成了生动的“数字戏曲实验”,吸引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围观,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福建江夏学院动画专业大二学生林思怡的作品在展播中被展示。她说,在创作过程中,AI技术显著提升了效率。以原创设计的戏曲脸谱为原型,借助生成式AI快速生成多版不同动作神态的设计草图,让创作者得以聚焦于传统艺术表达的深度探索。 “馆校共创+科技赋能+剧场展演”的立体化传播链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作为“数字戏曲实验室”板块的指导教师之一,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杨宸宇认为,此次活动是高校与美术馆的一次深度合作,通过持续地探索AI技术对美育教育形式的拓展,推动了福建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AI不是替代创意的‘快捷键’,而是打开思维边界的‘催化剂’。这种‘人机协作’模式,倒逼了艺术创作者更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因为只有读懂传统,才能利用AI这一新兴手段产出有灵魂的作品。”杨宸宇介绍道。 福建省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周末戏相逢·登台入戏”系列公教活动构建了丰富的活动矩阵,通过剧团与美术馆的跨界联动,延伸节目内容、拓展互动形式,除“数字戏曲实验室”板块外,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设置有“剧场美术馆”和“名家零距离”板块,这些板块巧妙地打破了戏曲与美术之间的传统界限,为传统文化 IP 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实践平台。 下一步,福建省美术馆将持续深化“周末戏相逢·登台入戏”系列公教活动,探索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多元文化场域,为“美术馆+戏曲”融合业态注入新动能,助力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来源:东南网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